2018年11月2日星期五

Every Day Is a Bonus | 每一天都是多賺的 | 宗南嘉華

每一天都是多賺的

死亡是無可避免的。可能吧!去深思這個事實,避之唯恐不及,但是這麼做,我們生命中的每一天會活得更有意義,被喜樂所填滿。

文:宗南嘉華仁波切 | 2018年 9月 13日
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153220191372954/posts/2279019962126289/

本文係由宗南嘉華仁波切2018年6月於《安樂所依-法身中心》所為的演講改作而成。


網路上搜尋到的忠孝路張眼科醫院舊貌,正在此時,它對我有相當重要的意義,它正是我在找的我們這一房族人所開設的醫院舊址,希望能在近日就有新的追尋的調查資料出來,意思是我希望真的找到我們這一房的族人。而房屋的頹圮正好映照這篇文,即小說《找不到的墳墓》的攝義。

迦沙˙喬達彌是生存於史上佛陀時代的一位少婦,一日,她的獨子死了,內心被這失去的痛苦所折磨著,以致於她甚至開始自殘。所以有個人就建議她去見見佛陀吧!懷抱著很大的希望與期待,她詢問佛陀他是否可以把她的孩子帶回來。佛陀沒有回答好或不好。他說:「我可以幫得上忙,但在這之前,妳必須先找到一戶尚未曾有過家庭成員過世的人家,向他們要到一些芥子的種子,把這些芥子的種子帶回來給我。」,迦沙˙喬達彌心喜過望,她走過一個又一個的城鎮,挨家挨戶地問所有的人家:「你們這戶人家已經有人過世了嗎?」,然而每戶人家都回答:「是的,誰誰誰已經死了。」,所以迦沙˙喬達彌回到了佛這邊,告訴他她沒辦法找到他要求的東西。於此之時,在佛的面前,她領悟到死亡是生命裡一個事實(實相)-她醒了(覺醒了);她登時成了阿羅漢,一位已經見到實相的人。

死亡是無可避免的,因為死亡(身故)的原因不是疾病,或是意外。死亡的原因是生。我們經常想,例如,是癌症引起死亡。但是那只是一個助緣,幫助生命最終的結果,有了生命就一定會有的最終結果:死亡,幫助它成熟的輔助條件。

死亡是一個很多人-特別是在西方,但東方亦然-試著去避開的一道題目。每個人都認為死亡代表的唯有負面。死亡不是我們想要的,所以我們不想去想起,不想被提醒起這回事。但是那樣的迴避不會有幫助。事實上當我們對於將死毫無準備,或準備不足,迴避帶給我們的只有傷害-不只在死亡那個當下,即便是現在,我們還未行將就木這個時候。如果我們沒把死亡的這個實相與真理,放進心裡,我們活著,生命與生活的品質卻只是在越變越糟。

我們知道死亡的其中一個事實就是,死亡是無可避免的。但是,我們總是想:「好,死亡是無可避免的,但我還有時間,因為我人還很健康,也或者因為我還沒那麼老。」,我們總是這樣辯稱,以此作為一種防禦,但是它們就像遮罩,得以眼不見為淨的遮罩。事實是怎麼說的,年紀與疾病,跟死亡無關。有句諺語說,病篤之人從病篤到死亡這段時間裡,健者逝去已多。



牽起(關聯):穿過生命到生命終了的指引

我們應當要了解生命是有限的。有開始,就有結束。而生命有數,它不會變多。要增加沒有,但我們的生命倒是每分每秒在變短、變少-不是年年變少,是一秒一秒地減少。我們有沒有醒覺到這個事實,沒有所謂;它一直自顧自地在減少。每一秒鐘,每一次呼吸。甚至是我們在睡覺。甚至是我們在做善事,亦然。

普遍佛教有關死亡的教學都說我們必須要積極,我們必須要主動出擊。對於死亡,我們不該採被動、消極之姿。我們不應該能拖就拖,盡量壓後處理,或以為我們還有時間。這都沒有幫助。死亡既然是無可避免的,把它放到眼前來,好好地端詳它,好好地思索它。這樣做可以對我們的生命做加權。

就算沒有死亡這件事,我們也有太多苦痛。生活中,我們為他人所傷。我們心裡有著恐懼,害怕失去某些東西。我們怕我們得不到我們要的。我們為了這些,與其他人彼此纏鬥、相互爭奪。

當我們那樣做,心裡基本上都以為我們能活很久。這是那些東西相形之下看來很重要的原因。代之而起的就是,我們製造了更多的緊繃,這些加劇的緊繃帶來更多的痛苦,而我們內心再難得安。



牽起(關聯):善逝

但是如果可以對無常-即死亡,與死亡何時將至難知難料-這個事實進行思考,那麼生命中其他的任何事情都變成次要的了。很自然地,你就會有這種感覺;忽然之間,你這麼覺得。所有那些負面情緒,當我們在那些負面情緒裡的時候,如果我們把死亡的實相也考慮進去,我們會了解,那些情緒不再那麼重要了。因為,不管我們怎麼爭、怎麼鬥,就為了要得到,和保有某些東西,我們終究還是會失去它的。

這個事實會改變我們的看法,讓我們幸福快樂得多。它幫助我們珍惜我們現在所擁有的生命與生活-分分秒秒都珍惜。它幫助我們了解,每一天都是多賺的。


對無常做觀修

佛教裡跟死亡有關的修行,最常見的是禪定,然後對無常進行觀修。《道次第》(《Stages of the Path》)、《轉心四法》(《Four Types of Turning Minds Toward Spirituality》),與岡波巴(1079-1153)《四法》(《Four Dharmas》),都將對無常進行觀修納入教學。這是基礎。

但光是思惟無常-更不要說還有加上禪定的話-就已經是催化走上精神之道(菩提道)的催化劑。看看佛陀,與他的生平故事。只是因為他見到了一個生病的人,在那之後,他開始了他的精神之道(菩提道)。沒有對無常,有了一點點了解,真正要在心性精神發展上取得進展,是不得其門而入的。

有時候我看著我許多年前的照片,我心裡在想,他們之中多少人如今已經離世了。他們有些是有錢人,有些是窮苦人家,其他是一些偉大的上師們,但殊途同歸。他們都已經過世了。你們可以看看那些寫有昨日黃頁的史書,就知道了。或者你們也可以想像一百年後,試著問我們自己:「我們之中的誰人依舊在?」,可能一個都沒有。這些是一些思索,可以觸發我們思惟無常。

對無常進行觀修有各種不同的方法。其中一種方法是,取得岡波巴所造的《解脫莊嚴寶論》(《Jewel Ornament of Liberation》),把它當成我們的道伴。一次讀取這個教法裡的一句話,將它內化為我們的一部分,並花些時間禪定,禪定中對這個句子做點觀修。

或者你們也可以把無常併入到呼吸法(禪定)中。每吸一口氣進來,每吐一口氣出去,生命已然短少。或許會有一種恐怖的感覺油然而生,但如果你真的有那種被恐怖的感覺所籠罩的體驗,表示你正在對無常有所了解。你也可以想想你從一個剛出生的嬰孩,到你孩提時期,再到你成人、壯年,你生命中的種種轉變。那就是無常。伴隨著那些變化,你越長,剩下的生命越短了。你的生命分分秒秒在減少,在觀修無常上,對那個短少進行觀修,是相當強而有力的觀修。現在你知道這大量的時間,並非像單獨一個整體那樣的時間。它是一直在變化,不斷在變化的。它並不是一直停留在一個區塊,或一個狀態的。

無常歸處應為一種感覺,而不只是一種知識上的了解。西藏有個非常有名的故事,過去曾經有個住山修行的禪修者。每一次他需要去取水,就必須穿過一個很窄的通道,通道長滿荊棘,每每都會扯住他的衣服。他想要砍掉這些荊棘,但是每一次,他都想:「先讓我再做個禪定。」,這是因為他想要證至成覺,但他不知道他是不是有足夠的時間達成這件事。所以到最後,他都不曾砍掉那些荊棘,不過他倒是見到他心的實相了。

https://tricycle.org/trikedaily/death-meditation/


【作者】宗南嘉華 仁波切 PhD(博士) 作者為,位於紐約科瑞格斯莫爾的《安樂所依-法身中心》、尼泊爾倫毘尼《和平同濟中心》,以及其他世界各地許多中心的創始人,暨精神領袖。為梵藏研究的學者,他以善令當代西方閱聽者,輕鬆進入並倘佯於古代佛教教法中聞名。

【譯者】吳佳縈(tgtsokyi) 譯者為,伏藏師,翻譯,心理系,曾任企劃、執行製作、編劇、醫藥代表,現任職法院。十七歲即以一跨國公路工程企劃取得國際BOT案,寫有《心智之矢動力學》研究計劃,並多有不同類型的企劃,執行畢、執行中、尚待執行用於世界各地,對於量子物理、神經科學、心理學、分子生物學等領域有伏藏式的專精。現另經營有《黑貓歌舞糰》(《Stem Meal》)連載小說。



【找不到的墳墓 | 導讀】系列
找不到的墳墓是社會寫實加上推理與法庭劇元素的小說,其中一些值得思考的【攝義】,我們設計為這本小說閱讀體驗之一。這個系列的連結如下:

【找不到的墳墓】各篇連結:
08 【雖然仍然在,但已不在】
09 【噬血】
10 【被帶走的人生】
11 【盤算】
12 【破洞】
13 【陽世幽冥】
14 【遠颶的真實】
15 【亡妻的答案?】
16 【最後的算計】


    @tsokyi_wu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